广州的中心在哪?
首先,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市中心与中心城区。 一般意义上,我们把城市建成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反映在城市平面位置上的面积)最大的那个地方定义为市中心区;而中心城区则是一个包含经济、人口、地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概念。它未必是市区面积最大的地方,但一定是城市中最繁华的地方,也是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市中心的地方。 根据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16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我国城市建成面积的排名是这样的——
从城市建成面积来看,第一是重庆,第二是上海,第三是深圳。而据2018年的数据统计,这三个城市的GDP分别是重庆3.5万亿元,上海2.49万亿元,深圳2.47万亿元。按此数据排行,我国的GDP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市,其次是深圳市,再然后是重庆市。 从人口数量来看,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上海市,其次是重庆市,再然后才是深圳市——
所以如果单从城市建成面积和GDP这两个指标来看,上海的“市中心”地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阔到整个珠江三角洲,事情就变得有趣了。按照2016年的统计数据,珠三角地区(含香港、澳门)的经济总量大约是1.56万亿元(注:这里没有包括台湾地区数据),比前面三个城市加起来还要多。而它的国土面积只有3.4万平方公里,只比法国国土面积的1/15略多一点儿。
无论从面积还是人口来看,广州市都可以称得上是“珠三角第一城”。而它距离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理位置也是最接近的。 所以如果从中心城市这个概念来考虑,广州市或许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今市内荔枝湾、流花湖为中心的区域已出现原始聚落。秦朝时期,秦始皇于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其中南海郡为秦朝岭南三郡中郡治所在地,南海郡下设番禺等四县。西汉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国于今广州市设置高凉、泷昌、阳亭、博罗等县,继续推行郡县并存的政治体制。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光武帝平南越,在今广州地区设置南海郡。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在今广州市设广州,为广州得名之始。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平定南陈,废州置岭南总管府,府治设今广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总管府,改置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平定岭南,置岭南道,又以岭南道置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治所仍在今广州。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平定南汉国,在今广州市地区设置广南东路,治所位于广州,为“广东”名称之始。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省广州府入南海县,并以南海县为治所。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置广东行省于广州。清初袭明制,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广东巡抚,至清朝末期始终在今广州市驻地。民国时期,因清朝广东巡抚、两广总督的驻地在广州,故称广东省会。1925年,广州成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沿用民国时期建制。1981年,国务院定广州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广州总面积7434.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9069981人(2014年),常住人口12590961人(2013年);下辖10个区、2个县级市 :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南沙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增城市。广州是中国一线、华南地区及粤港澳大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交往中心、国家国际旅游休闲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是南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是中国最著名的美食之都和商业之都。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开始,广州一直是两千多年来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广州是中国最具综合实力、最具经济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913美元(2013年),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购买力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均位居中国第三。在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广州在全球最具竞争力148个大都市排名中,位列大陆第1位,全球第28位,亚洲城市第4位。
广州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岭南文化中心地、南越国、南汉国的都城。在中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广州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享誉中外的岭南文化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留下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至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有“羊城”“岭南第一都会”“花城”和“千年商都”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