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特色是什么意思?
特色,是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的,什么是广州的特色呢?我认为是包容和务实。 先谈谈所谓的“包容”吧!广州作为南蛮子之地,自古就是“广聚天下英雄豪杰”的地儿。秦末,任嚣为赵佗建番禺城(广州旧称)时,就明确了其“广集材木、大筑城郭”的目的:“以立城镇,设守御。”(《汉书》)后来,赵佗在这里建立南越国,定都兴王。南越国时期,中原战乱,却有道家、墨家、儒家等各国人来到南越讲学,传播各国文化,而当地原住民的巫觋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逐渐融合。
西汉后期,广州成为西南沿海的交通要道,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始发,各国商人纷纷到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在唐代相继传入,到了宋代更是出现了“蕃货杂陈”“番音喧哗”的繁荣景象……如此这般,这座古城历经风霜雨雪,早已练就一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所以,你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上的包容。
再来说“务实”。这里的“务”字,我理解为工作、事业的意含更恰当些。毕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嘛!什么是务实呢?简单地说就是脚踏实地,不尚空谈,无论是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付出努力,有所收获。
广州话,即广州方言,属粤方言,是广州文化的“活化石”。专家认为,粤方言是在秦代中原古汉语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古百越族土语发展演变而成的,保留了比较多上古汉语词语和语音、语法,被语言学家称为古代汉语“活化石”。与广州话一样,许多岭南文化均以独特性和多样性著称于世。
广州菜肴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的饮食方式,后融合各民族及中原的烹饪文化,逐渐自成体系,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岭南特色的菜系,以选料广、品种多、味道鲜美、注重“色、香、味、型”著称于世。
广州人重视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地方宗族观念,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婚丧嫁娶、生子、乔迁、祭祖等风俗礼仪。
在语言上保留古汉语的特点,在建筑上吸取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的营造技法,重视民俗文化、有较强的地方宗族观念等,种种地域风格构成了岭南文化独特的个性。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多种文化交汇之处和商品经济较早萌发的特殊环境,岭南文化又以开放、兼容和与时俱进而著称于世。兼容并蓄是广州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广州文化在继承本土文化传统的同时兼采岭南文化各个分支的优良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原文化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精华,形成了“本土文化为基础、中原文化为主干、域外文化为营养”的风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这种风格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