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广场属于哪个区?
成都市目前(2017年)没有「区」这个行政级别,所以问题中的“区”字存在语病。 成都有四个城区(青羊、武侯、锦江、金牛),一个新区(高新)和一个开发区(天府新区)。其中前四个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区,后两个是近二十年新建的。 天府广场在城西,位于原蜀汉城中心。现属于青羊区管辖。 虽然名字里有“广”,但因为历史上多次被填平、改建,现在的天府广场已经不算太大。且由于周围被高楼大厦围绕,又处于市中心,因此并没有感觉到太开阔。
现在的新天府广场改造于九十年代初,市政府对成都市中心进行了整体规划。除重建武侯祠外,还拆除了原先市中心的铁路线、将人民公园扩大到现有规模并进行了改造、在原址修建了成都博物馆和新会议中心。
为了恢复作为“天府”的成都的中心地位,市政府在修建这些建筑时,把地下通道修到了整个市中心,使人们能够方便地通过地铁、公交和出租进入市中心区域。同时为了解决停车难题,还在地下修建了近千个车位,并通过连通道路两侧绿化带的绿化带,在视觉上将广场与周边分隔开来。 在修建新的天府广场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因此采用了“地表保护、地下开发”的策略,即在地面保留原址文物,通过地下空间开发来建设新建筑。
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中心。东侧为东城根南街,过街为东华门街,南侧为总府路,西侧为西郊河沿岸的红星路一段与西华门街,北侧为北打金街、西打金街和万和路。西侧1公里处有西郊河水系,西郊河上建南郊公园,东为小南河,东北侧有少城公园,东侧1.5公里处有人民公园。南北两条主干道南北向贯穿广场,总府路,东大街,西侧为红星路,地铁1号线、2号线在广场底下相交。广场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超过6.6万平方米,水体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从2003年起,在两年内投资4.5亿元(不包括拆迁安置费用)对广场进行了扩建及全面改造,使广场成为既有宏伟大气的现代风格,同时又具有传统巴蜀文化和民族风格的现代都市中心游园广场。
在扩建和改造中,以水体和大片绿地为构架,以巴蜀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现代技术为手段,充分运用自然式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设施,使这座新广场成为蜀风雅韵的中心游园广场。改造后的广场有音乐喷泉、观景凉台、茶室、儿童乐园等建筑小品及设施,水体、小品、绿林、花卉,交相掩映,自然成趣。广场内植物达100多个品种。绿化率达66.7%。广场上空有各种照明设施。夜间华灯初放,波光粼粼,景色宜人。1993年在广场中轴线上曾建成都现代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