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建于哪个朝代?
西安钟楼建于明朝。钟楼是中国古代用来报时的建筑物,报时工具为悬挂于楼内的铜钟。钟一般悬挂在楼中心处或楼中心八角亭处,四周可以通行游人,一般可以登顶赏景。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是中国古代闹市区里常见的报时的地方,是中国古代地方官署和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曾一度迁移到西大街以南。据说明太祖建十三座城堡作为国都,每城门上都建造钟楼和鼓楼等,规定早上击钟开城门,晚上击鼓关城门。由于西安是西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建造了形制壮丽的钟鼓楼。清康熙三十一年,西安发生一场地震之后,西安钟楼一度倾斜,后来进行了一次大修,用砖包浆,使楼体完全加固。
西安钟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最著名的典型代表。楼体为木结构,红柱森森,黄瓦重重,攒尖高耸,屋檐层叠,华丽庄严,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