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昆明湖公园在哪?
昆明池,亦称昆明湖,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原址)。据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六年初,汉武帝得知匈奴在西边招募大月氏人,准备一起攻打汉朝,便想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联络大月氏国,但张骞被匈奴扣留,历经磨难最终于公元前125年返回长安。汉武帝认为此乃大功,便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300人浩浩荡荡出使大月氏,并派副使访问了乌孙、大宛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此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为练水兵准备征战楼船,在长安西南郊仿照滇池而建的“昆明池”,当时有700顷之广(现斗门镇西南)。在昆明池南端有“霸桥”(又称情尽桥),西端有“浦涵桥”(亦称复道桥),两头衔接驰道。西汉的昆明池是人工挖掘而成,当时有“舟船之官”管理昆明池的船只和水兵。据《三辅黄图﹒池沼篇》记载:“昆明池周回四十里,筑堤,旁开水门,用激浸郑、白、二渠;用溉田”,昆明池不仅有军事用途,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昆明池池底是石质的,有清泉涌出,池中长年碧波荡漾,清幽秀丽且鱼翔浅底,十分可观。古人认为池底之石能“清浊异源,泾渭异流”,因此人们便在池中筑一石“分水”(又称分清浊),以纪念“泾渭分明”的奇异现象。汉武帝时西去的大批商旅都要来此祭祀后才出发,因此昆明池周边是商旅云集、会宾祭神的重要场所。汉成帝刘骜为讨好赵飞燕修造了许多离宫别馆,其中的“黄山宫”、“建章宫”、“五柞宫”、“细柳仓”、“镐池宫”都在昆明池周围。
《三辅黄图·池沼篇》记载:“太液池在建章宫外,池中有渐台,高25丈,王母所登也。中有三山:瀛洲、蓬莱、方丈,象东海神山也”。太液池,亦称太液池海,原是汉武帝刘彻在上林苑中所建池沼之一(此池是建章宫的一个附属园林)。太液池在长安城内宣平门内北面,周回20里,池中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在池中间筑一岛,岛中修建起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渐台”,此建筑高30丈。刘彻为讨好李夫人在此修建了“铜柱”,柱上千尺,与天通气。太液池中“池平分水,渭水黑而泾水清,两水合流,则清浊异势,更相作用,若渊渊无底”,池中还有“九井,九井莫测深浅。”《三辅黄图·池沼篇》还记载:“神池在上林苑北,未央宫东,周回20里,池中有神池台。”
《三辅黄图·池沼篇》在记载“神池”时云:“长乐宫东也有池,亦曰神池。”东汉建都洛阳,但以长安作为陪都,汉明帝刘庄、章帝刘炟等东汉帝王对西汉故都十分眷恋,明帝命大司空宋登等整修未央宫、长乐宫、长安城墙以及太液池、昆明池,尤其是对“长安八水”也进行了治理。从那时起,长安城、上林苑、昆明池等便成了东汉帝王行幸、旅游的行宫和游乐场所。《后汉书·明帝纪》记载:永平二年,帝“幸长安,祠高园……至显阳陵……幸昆明池”,“甲午还宫”。永平十七年,帝“幸长安,祠园陵……幸昆明池,行幸长乐宫,班赐置酒,赋《皇德》一篇”。永平十八年,帝“行幸长安……还止霸陵,登长乐宫,临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