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景点在哪?
关于“八仙过海”这个典故,最早见于明代吴元泰所著的《八仙过海》一书;该书主要讲述了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在蓬莱海上游玩时,因各自拥有不同的法宝而使乘物漂浮渡海的故事。此后,又涌现出众多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及小说、戏曲作品等,如清代无名氏撰写的《八仙过海》小说(见《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大观·第五卷》)以及由京剧名家谭鑫培创作演出的同名经典剧作等。
据传,这一故事最初的出处为宋人刘渊《逸事》记载的一则宋代民间传说,但此处的“八仙”并不是指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等一批道教中的仙人,而是指吕洞宾同门的另外七名弟子。 不过无论“八仙”究竟指的是哪些人,他们所过之处都有海水自行让路或化作一片汪洋大海的神话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中国各地均有八仙过海的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黄渤海交界处的一处海蚀崖状地貌了。由于这里常年受到来自黄海与渤海的海浪侵蚀作用的影响,因此呈现出一座高约5米、宽约40米的天然礁石桥,并且上面还分布有众多的孔穴和石芽,整体造型颇为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古船。
同时,根据当地民间的传说认为此处便是八仙渡海的地方——当八仙驾着各自乘坐的动物从海中驶过时,因为各自对水的控制程度不同,于是分别被分开了。后来,人们在附近修建有一座八仙阁以此来纪念此事的发生。
据说八仙中只有吕洞宾一人曾在此地停留过,因此这里的八仙之中少了何仙姑的身影,同时也缺少了一个关于八仙中唯一女性角色—何仙姑的故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地的民俗信仰中却认为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是八仙之中的女仙。
在八仙阁所在的海岸边还有一处名为“天后宫”的建筑,当地人又称其为娘娘庙。这座建筑始建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其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它不仅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