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丹凤县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西北部,东接商南县、山阳县;西邻蓝田县和周至县;南倚南阳市淅川县;北靠洛南县及河南省卢氏县;县城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商洛盆地东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0°26'-111°15',北纬33°49'-34°17'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平均降雨量825毫米。无霜期213天。2013年底全县总面积1659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辖龙驹寨、武关镇两镇和三岔河、铁炉、商镇、棣花、蔡川、凤冠、丹凤等七乡一街,共47个行政村和12个社区,总人口约24万人。
丹凤县景点有如下:
1.丹凤朝阳石 丹凤朝阳石位于丹凤县丹凤中学大门外西侧,与龙脉石隔门相对,两石形似凤凰之头,昂首向南。石高2米余,中空,宽4米左右,整个造型惟妙惟肖,引人入胜,为古城增添了一处人文景观。此石原在商镇东街村东头,据传清代乾隆年间移于此地。
传说当年武则天当政时,为彰其“女皇”威仪,遍寻天下美石雕成屏风。一日,行至商洛驿站(今商洛市商州区)小憩,见此地风景秀美,乃令停驾。当地官吏为讨好圣颜,遂命人抬来一块巨石置于驿亭之后。武后登上驿亭四下观览,但见苍柏环抱,碧水流淌,一石桥横卧于两山间,桥下碧水荡漾,桥畔杨柳依依,好一派怡人的景色!此时日暮西山,华灯初上,晚霞辉映之下更显得天地浑然一体,美不胜收。正当武后心旷神怡之际,忽听身后有人喊道:“凤凰落也!”武后闻言大悦,忙转身观看,但见那巨石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顿时龙颜大悦。于是下令将这块奇石就地安置在丹凤县城门前。时光荏苒,世事变迁。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军李蓝起义,陕东南地区受到严重战乱影响。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商洛全境始被太平天国侍王府部将赖裕新所部攻占。此后数十年间,战火频繁,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至二十世纪初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当地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将城门口的巨石运往乡下充作农田基石之用,于是,这块被誉为“凤凰头”的石头便成了丹凤中学的后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地政府重新建造了中学的大门,并将此石作为学校大门的挡土墙,以供师生观赏。至今石上已镌刻着众多游者的题词。
相传清朝末年,有一秀才从西安回故里路过此处,因天色已晚,遂在桥下投宿于一家客栈。店主人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待人和善,秀才便住了下来。当晚二人促膝长谈,互论诗文,越谈越投机。翌日凌晨,秀才起身准备上路,却看到那老者在店门外正用竹棒在石上磨蹭。秀才问道:“老人家,你这是在干什么呀?”老人答道:“我要给这石头开膛破肚哩!”秀才闻言大吃一惊,忙问原因。老人说:“此地是龙脉所在之地,若任它这样下去,必会给这里带来灾祸的!因此我决定在这里凿出一个洞来,以便泄掉此地的龙气,从而避免灾祸的发生。”秀才听后笑称:“老人家莫非是在说笑话吧?”老人却一本正经地说:“实不相瞒,我也是受一位高人指点才这样做的。”说着便将秀才让进店里,取出一封书信交给他,并叮嘱他一定要交到收信人手里。秀才接过信一看,上面写着“某某收”四个字,却不知是谁写的。正在疑惑不解之时,店外的马匹突然嘶鸣起来,原来马儿已经饿了。秀才见状忙出门牵马赶路去了。 秀才行走了几日,终于到了约定的地点,但却没有见到所谓的“高人”。只见一个身着白衣的老翁正站在路边向行人讨要盘缠。秀才上前询问,方知这个白衣老者就是那位送信的高人。秀才忙将信交于老者过目。老者看完信,对秀才说道:“你的运气还不错嘛,看来这次你是遇到仙人了哟!”秀才听了,更是惊讶不已。老者接着说:“不过,要想得到仙人真正的传授可没有这么容易哦!”说完便领着秀才来到了一处山坡前,指着一棵枯死的大树对他说:“你看这是什么树?”秀才答道:“这是一棵榆树啊……”还没等他说完,老者便打断他的话,严肃地说道:“错了!这是梧桐树,不是榆树。”“梧桐树又怎么啦?”听到这儿,老者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
2.商鞅封邑遗址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受秦孝公任命主持进行变法,并在丹凤县城设集,筑城屯兵,实行郡县制,此为丹凤县建置之始。同年二月,秦国颁布法令,将户籍统一登记造册,并刻于木牍之上,商鞅亲自监督,史称“立榜令”或“立木为信”,即成语“立木取信”的由来。当时,商鞅令三丈高的木头立在丹凤南门大街中心,令民众从两边搬移木头,能搬动者赐爵一级。民众不知其中奥秘,皆争先恐后的去搬挪木头。结果木头纹丝不动。于是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商鞅所言不虚。自此,商鞅深得民心,使变法的法令得以顺利推行。
据《商君书·垦令》载,当时的丹凤县设有县尹(县令)一人,丞三人,尉九人,卒百四十人以及各种负责治安、捕盗、交通、税收的小官吏数百人之多。而《史记·商君列传》则记载:秦孝公十三年春三月,商鞅在秦都咸阳城南门立木为信,以示有令必行、赏罚分明的决心。此事在历史上被称为“而立木为信”。其实,所谓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由于丹凤县地处函谷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