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如何分类?
目前,我国的地铁列车按照载客量分为A、B、C三种车型,分别对应大、中、小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其中,A型车最高运载量为382人/辆,多采用6辆编组,车厢长度约19米; B型车最高运载量为240人/辆,8辆编组,车长约25米; C型车最高运载量为170人/辆,10辆编组,车长约18.5米。
还有少数地铁线路因线网规划等原因采用了A/B/C混合运营的方式。 比如北京地铁2号线和5号线,广州地铁1/2号线等。 这些线路的列车在初期是按照A/B型的模式进行配属,随着运营时间和网络拓展的需要,通过增购或置换等方式增加列车数量以满足需求。同时,也会根据客流需求和线路特征对列车的具体形态作适当调整。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问题,分类没有固定标准,所以只能按不同情况来简单归类一下(其实主要就是想说说“非编组”的概念)。 1.有轨线路——即通过轨道传递牵引力的所有运营中的轨道交通方式,包括地下铁、轻轨以及无轨电车等等。这类车统称为有轨列车。这一类中又可以根据运行区间分为市域交通用的轻型铁路系统与大运量公共交通用的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其中后者在世界上通常被称为“metro”。
2.无轨电车——采用架空电力作为动力来源的一类轨道交通车辆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两类车;一类是依靠架空的电线直接供电的车厢,另一类是以地面电缆传输电气的车辆。由于使用电缆的损耗率较高,因此目前只有城市中心区的线路上才有这种车型(北京部分旧城区也有),而且在这些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一般也禁止进入其他路段和区域(例如上海市区内的苏州河沿岸道路)。
3.无轨电汽车- 采用直流电动机驱动但取消了导轨的一类有轨电车,通常用来作为有轨列车的补充用于一些客流小而又不能建设独立路权的地方。
4.磁浮列车——这个概念太笼统了,这里就只举出我国的几种型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