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鼓楼坐几号地铁?
离得远,答晚了…… 坐三号线到“五棵松”站下车,D口出来,往西走一点,有个公交车站(五棵松桥北站),在那里坐76路、351路公交车,在“翠微路”下车,往前走(南边),路西就是穿心鼓楼了。 注意:这里的三号线是北京目前所有地铁线路里唯一一条有座号的地铁线,其他线路的“站名标识”都是“xx路站”的形式,只有这条线的站名以 “xxx地铁站”的形式出现——这是为了方便乘客找到对应的地铁站出口。
补充:这个穿心鼓楼其实是明朝时修建的“五棵松树”的碑亭,清朝时重建,但当时没有建起这座楼宇,因此又称作“旧鼓楼”。民国后,人们把原来的城墙拆掉,在旧址上建起了现在的鼓楼。而这个碑亭则留了下来,成了现在“穿心鼓楼”的模样。 关于这座楼的历史和现状,您可以搜索一下,网上有很多。我是在去年暑假去的,当时这栋楼内有一层正在装修,所以不能上去;而在今年冬天再去的时候,这一层已经可以进去了,还新修了楼梯,看上去很壮观。
贵阳市穿心鼓楼位于南明区太慈桥,有78、228、60、1、2、11、67、50、82、83、31、32、41、36、25、K1、205、K15、114路可达。
穿心鼓楼简介
鼓楼,是侗家山寨的象征,是侗家青年的社交场所,是侗寨的瞭望台。每逢战乱,它又是苗侗同胞的避难所。在贵州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和广西三江等地的侗家大寨,鼓楼成群,巍然耸立于繁华的街道和宽阔的禾坪之上,成为一片民族山寨的雄伟标志。
鼓楼的来源:传说,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天神下凡时,把人间的“牛大王”和“水大王”召集起来,要他们选择一位天下最美的姑娘作为“花公”和“花妈”,以后每十二年组织一次斗牛和赛歌活动,以“花公”、“花妈”为最高裁判,并规定在这两种活动之前,要先建一座木楼,楼中要悬两个牛角和一口大鼓,待姑娘和比赛选定后,鸣鼓击角向天地和人间报告。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种木楼叫做“鼓楼”。
鼓楼实际上是侗寨中的大会堂,又兼做过“堂”和“桥”用,在它的旁边或里边一般都挂有铜鼓等物。平时,侗民常常在这里聚集谈天说笑,唱歌娱乐,商议接待宾客和处理本寨内的各种公共事务。有时,鼓楼又成了青年男女进行“行歌坐月”的社交场所。此外,如遇到有敌寇进犯和内部发生械斗时,锣鼓齐鸣,寨民听讯,举火为号,武装人员便迅速集合进行御敌。一旦大水猛涨,淹没了小木桥时,人们便从鼓楼的二层上、下桥板过渡,故此又有“桥”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