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是什么天气?
一、“星期天”的定义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从太阳向地球方向数第7个点,也就是说从这点往前数4个点在春分(3月20日左右)前后是春分点,往后数6个点在秋分(9月23日左右)前后是秋分点。从春分点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每个星期天都是前一个星期四的延续。而到了下个星期日,日期会变成这一天加1,比如今天是星期天,那么下一个星期天就是10月5号。
二、“星期二”和“星期三”的形成原理与星期天相同。 “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则是由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决定的。以春分点为起点,向前推8个点是谷雨(4月20日前后),向后数8个点是寒露(10月8日前后)。谷雨节后第一天就是“星期四”,而寒露节后第8天就是“星期六”。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由于地球公转速度不均匀,在公历上半年或下半年“星期五”的数量是不同的——上半年比下半年多一个月,因此有“闰月”的时候闰的是农历月,而不是公历月(没有把闰月算进公历里会多一个“星期五”)。
三、关于“二十四节气”和“农历”的简单介绍。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一种阳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分别有多少个数也就决定了。但是地球公转速度不匀加速,使得“节气”出现的情况不能严格对应于阳历年份。为了更准确地确定“节气”的时间,古人根据“斗转星移”制定了一份完备的“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道;惊蛰雷声发,春分大地调;清明花散漫,谷雨种水稻;立夏红肥绿瘦,小满雀来全;芒种云如水,夏至电光闪;小暑热难当,大暑晴天亮;立秋夜渐长,处暑热退场;白露凉风至,秋分寒霜降;寒露结霜冻,霜降草木黄;立冬小雪飞,大雪雾漫漫;冬至雪封山,小寒水成冰;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下;惊蛰春芽萌,春分无昼夜;清明闲花开,谷雨种大田;立夏红肥绿瘦,小满雀飞来;芒种云如水,夏至电光闪。 小暑热难当,大暑晴天亮;立秋晚风凉,处暑热渐退;白露凉风至,秋分寒霜降;霜降百草黄,立冬冷飕飕;小雪大地封,大雪江凌盖;冬至阳光闪,小寒松梅放。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道;……
四、关于“农历”的介绍。 中国传统上使用的历法叫做“农历”,又称“阴历”或者“旧历”。这种历法的计算是以朔望月为基础的。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其形状,每一个朔望月月球都会完成一次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的周期运动。而农历就是以这样的周期运动为依据的。
农历的一个月亮周期叫“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以地球为中心,以公转轨道为参照物,朔望月的时间内地球实际上完成了两个公转周期的运行。因此按照农历的计算方法,某一天要么处于上一个公转周期的末尾,要么就处于下一个公转周期的初期,也就是说农历的每一天不是以太阳而是以月亮为参考物的。所以农历又称为“阴历”。
五、最后补充一点:由于月球公转轨迹并非标准的圆,因此每个月的月初和月末都各有一次“晦”和“朔”,而每次“朔”和“晦”的时刻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查表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