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谁家好?
目前主流的天气预报都有什么? 气象卫星云图,能看见整个地球上的云朵状况,不过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更新。 NASA的“天气雷达”网址,能看到美国境内和周围的雷达回波,也能看到当地天气的实况。
我国有一个叫“风云”的气象卫星系列(比美国的晚很多年),能提供卫星图片。在百度里搜索下载就行。比如这个文件是2013年的1月7号到15号的图片,从北冰洋一直到大西洋。我随便选了个地方,可以看到详细的云海分布 还有一个网站可以观测全球的海水温度和气压,对研究台风和有海上作业的人很有用。网址—海洋在线 (国内好像不能直接访问)
还有两个比较好的软件,一个是风途app,一个是春雨医生,都能比较准确的预测天气变化情况。 风途是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以及用户位置来预测8小时内的降雨和大风情况的,有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种颜色对降雨区域进行标注,橙色为中度危险,黄色为轻度危险,红色则为高度危险。 使用时选择所在的城市,就可以看到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并且能够看到天气变化的轨迹。点击任意一片阴影部分就能看到更细化的预报信息,包括降水强度、风力大小和出现的时间等。
春雨医生则是根据大数据统计和分析,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给用户推送未来24小时内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包括气温、雨量和出现的时间等信息,相对风途更加细化。 如果只是偶尔担心下雨而没带雨伞,用它俩其中一个就可以了;如果要去高纬度地区或者想去海边,用其他几个网站配合着看,多搜集一些信息作为参考。 现在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候特征,有的因为地理位置影响,冬天很冷夏天也很热;有的是四季分明,有的却是冬夏不分明,所以不同城市的气象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别,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观察当地的天气。
从准确率来说,当然是气象台播报的天气预报最准确。不过,如果你平时关注几个APP的天气预测结果,会发现虽然略有差异,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较为接近的。
其实,无论哪个天气APP,其背后的数据提供方其实都是专业的气象局。除了数据来源相同之外,各个APP的天气预测结果差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数据源的加工处理、天气预测模型、算法模型优劣。简要来讲,这些APP为了突出自身的精准性,会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1、气象观测站的个数
一般来讲,气象观测站的个数越多,对局部天气的情况掌握越清楚,做出的天气预警越准确。比如,气象台在某地观测到有台风或冰雹天气,并确定前进路径之后,其天气预报结果就比较准确。
2、天气预测模型
天气模型是天气预报的关键部分,它采用一组能够反映数值变量与目标变量关系的数学方程式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气象变量关系的非常复杂,所有采用各种数学方程式以及算法模型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比如,阿里云公司与北京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机构密切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处理技术,助力气象预报的能力建设。
3、算法模型优劣
目前,我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已从传统的统计分析和经验预报,发展成为以数值预报为基础、数值模式解释应用与天气预报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新的预报预测方式,大大提高了天气气候的时效和准确性。比如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模式预报订正,利用模糊数学的算法进行降水概率预报等。
最后说一句,APP的天气准确率也与你所处地区的气象观测站的数目有关,如果你在大城市,天气预报就比较准确;如果你在偏远地区,天气结果可能就没有那么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