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先报什么?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气象台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预测天气其实是一个大难题,因为影响天气的因素有很多,而且这些因素很难全部考虑进去。不过,虽然难以完全准确,但是我们可以尽量接近真实(也就是越来越接近准确的预测)。那么,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我们是可以得到比较靠谱的短期到中期(3天至1个月)的天气预报的。 想要做出这样的预报,我们必须知道影响气象变化的因子有哪些。
影响气象变化的因子主要是两个方面: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状况。其中: 大气环流主要指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其直接影响就是产生气压场和温度场的分布,进而导致水汽、动量等其他的地理要素随之发生变化;而其间接影响则是通过影响大气中的气溶胶含量,改变云量和辐射条件,最终对气象要素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经常听到的“副热带高压”、“西风带”、“台风”等等专业术语,说的其实就是大气环流的情况。 下垫面指的是地面(包括海平面)以上的影响区域,主要包括地表物理状态和水文状况(湖泊、河流、海洋情况等),以及地表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对气候的影响。 无论是大气环流还是下垫面情况,都会对气象要素产生影响。为了做出较为精准的预测,我们需要对这些因子进行定量分析。以气温为例,其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可以通过计算到达某个地点的太阳辐射能来大致估计,而下垫面的影响则需要通过计算地表总辐射能和反射损耗来进行估计。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我们只能获得某时某一区域的综合预测值,而无法精确得到某一个体的感受温度。这是因为气象观测是以宏观角度获得的统计数据,而我们个体之间的体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皮肤颜色、湿润程度等个体特性造成的。在报道某个地区的最高气温的时候,一般会说“最高温度可达……” 另外,我们需要说明一点:这里讨论的天气预报是基于客观条件的,即只考虑到物理因子而对生物因素不做任何考虑(如植物光合作用导致气温升高)。从某种程度上说,天气预报所报道的气温是“死”的,而不是我们人体感觉到的“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