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的天气预报?

徐荣志徐荣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问答活动。 我是从1998年开始学习制作预测模型和气象数据的,因此对于题主所说的“如何能够提前一周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这个问题有一定经验可以分享。 目前气象预报的时效一般是40天左右,也就是说在40天内可以利用已有的气象数据分析出未来的天气变化趋势。但是,由于人类对气候系统的认识仍然很有限,目前的数值预报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而所产生的未来天气形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就会出现不同模式产生的结果有所差异甚至相差甚远的情况。这种不确定性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但永远不会完全消除。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明日天气如何,谁知道呢?”的说法。 那么,既然气象预报存在不确定性,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根据已有数据做出准确的预判了呢?其实不是这样。在利用已有的气象资料(包括历史气象观测数据和现代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分析和预测时,我们往往是基于某种“统计规律”来做出推测的。所谓的统计数据,其实就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某个量呈怎样的变化趋势,如一年中每月气温总体如何、每年三月出现倒春寒的概率等等。掌握了这一地区或这一时间段的统计数据后,当新的数据进入统计范畴时,我们就可以据此做出一定的评估和预测。比如,通过已知的台风路径数据和登陆地点统计来做概率估算;或者根据已知的历史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数据以及当下的温度值所反映出的温度距平情况来估计未来是否会出现极端的低温或高温。

当然,统计规律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受到样本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当新的数据进入统计领域时,可能会因为样本量的增加而导致统计规律发生显着改变,这时我们就需要重新收集数据并调整参数以形成新的统计规律。统计规律也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因而会对相同的数据产生截然相反的估值。比如在预测个人收入时,可能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定义不一导致最终的结果大相径庭。不过,尽管存在着种种主观因素,统计学所提供的仍然是基于事实的客观评估方法。只要反复训练模型、收集数据,统计规律就能越来越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 总之,想要提前一周甚至更早时间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确实是有可能的。但我们所能提供的只是一个大概率的可能而非绝对的定论。在运用各种预测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人工预测的局限性,及时更新知识、完善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