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早茶怎么吃?

慕羡凡慕羡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请自来,作为在广州生活了十几年的客家人,对茶楼还是有那么点研究。 广州的“茶楼”,其实大部分是喝早茶的。但广州人喝茶,除了早茶之外还有下午茶和夜茶。下午时间一般称做“饮茶”或“喝个茶”,夜晚的饮茶就称为“食夜茶”了。 所以广州的茶文化,其实就是指的“饮茶”的文化。而早茶文化则是这一文化的浓缩与精华所在。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在清末民初之时,广州的“茶楼”其实是卖酒的。直到解放后,才陆续出现供应点心、粥品及早茶的“茶楼”。所以广式的早茶,实际上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

说到早茶,不得不提一下广州人极爱吃的点心。所谓“点心”,其实是指的制作工序比较简单迅速,供人随时取用的制作精美的食物。虽然叫“点心”但它其实属于正餐,而且往往是量不大,种类却很多,有“一盅两件”之称。

典型的点心,例如虾饺、烧麦、蛋挞、肠粉等。 这些点心味道好,分量少,很容易吃饱。所以经常是吃一顿早点,却能够吃到午餐的时间。因此早茶对于广州人来说,既是享受,又是填饱肚子的绝佳方式。 而一盅两件,则是对应着茶楼里的一壶好茶(茶具非常讲究),和两个精致的小点心。这是广州人对于早茶最形象的记忆标签。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到茶楼里来享受一盅两件或是一盅三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家里自己煮点茶水来慢慢享用。但在家里饮茶毕竟没有在茶楼那么讲究,茶楼的点心往往经过精心研制,口味独特。更重要的是,茶楼的环境让人身心放松,可以毫无拘束的聊天,或是独自静静的思考。这一点也许才是让广州人对早茶如此欲罢不能的原因吧! 你问我怎么玩?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记住,去茶楼里点上一壶好茶,几件精致点心,你就能享受到最适合广州人的生活方式——慢生活。

长孙怡美长孙怡美优质答主

早茶的“茶位”,有3元、5元、8元、10元不等的价位,一般是自助添饮。在茶楼里坐稳后,茶博士会过来问上什么“茶位”。“茶位”一落桌,接着就点心。点心一般是每位5笼,即10件,但多者不限,也少者可随个人愿望自定。吃点心一般是先咸(也称鲜)后甜、先清淡爽口的后重油肥腻的。

早茶点心得按订单烧制,所以,吃完一盘再递上另一盘。食毕,结账时按人数乘以每位点心数,再加上“茶位”就是应付的钱数。这种叫早茶的饮食方法是广东人在19世纪初创造出来的一种饮食习俗,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早茶中,有的是纯小吃类,如粉果、叉烧包、干蒸烧卖、虾饺、排骨包、水晶包、煎饺、煎蛋饼,油条、煎蕊、煎面、炒河粉、叉烧饭、猪润饭等;有的是咸甜兼顾的茶食点心类,如“一笼干蒸一扎酥”,即干蒸烧卖加香口酥之类。

而有菜式又有点心,可当作早餐,也可当午餐的小菜称“一蛊两件”,即一道菜加两个包子,有的也改为两笼小点心。菜式可以是炒猪红(即爆炒猪血)、捞米粉、粟鱼鳝片粥、鱼片羹汤。

如果“一蛊两件”的“件”数加多,即称“一蛊四件”、“一蛊六件”了。如果客人“一蛊两件”点了两笼点心,那就称“一蛊两笼”了。若点得再多,就有“两蛊四件”、“两蛊四笼”。“笼”大,“件”小。一件也可是一笼。一件就是一件点心,像一块叉烧包、一个干蒸烧卖就是一件,两个“虾饺”是一件。若是小笼点心,“一笼”就是四件。

早茶的点心品种繁多,花样翻新不断,粤省一般的大中城市主要的早茶点心不下二三十种,多者60、70种。一般有酥的(香口酥、马拉糕等)、笼的(叉烧包、干蒸烧卖等)、煎的(煎饺、煎面)、蒸的(韭菜煎饺、韭菜年糕等)、炸的(油条、炸酱粉果)以及粥品、羹汤等等。这些点心大多重油厚味、肥而不腻、酥软可口、咸甜适中,突出香、鲜、甜、滑等特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