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看海去哪里好?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其实广州是有沿海线的。 从黄埔大桥到虎门大桥的珠江口外侧,连绵分布着许多沙滩,它们都属于中山市民众镇的管辖范围。 以前来民众镇,只有到沙仔码头坐船,才能欣赏到沿岸风光。现在好了,自驾的游客们可走京珠线到番禺南村镇,然后转上省道S111即可到达。沿途有“南海明珠”美称的桂山岛、有广东第一滩之称的茂名放鸡岛,还有被誉为“中国第一滩”的茂名博贺湾海滩等风景点错落其间。
在番禺南村镇附近,还能看到著名的沙湾古镇和留耕堂,它曾是清朝两代帝师彭元瑞的故居,如今是一座古老的岭南建筑,被当地人称为“番禺北庙”。
从番禺再往东,就进入了黄埔区了。在这里,你能找到位于长洲地区的深井古村,以及古色古香的鱼嘴老街。前者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最大的商埠之一,这里现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骑楼建筑;后者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兴建的黄埔渔民聚居点,如今依然保存着完整的渔村风貌。
而如果你来到被称为“小蛮腰”的广州电视塔下,就能眺望到广州市中心唯一的一个海边公园——二沙海景公园。 在二沙环岛路的北侧,还毗邻着另一个海滨公园——大沙头海岸公园。沿着公园的海岸线向北而行,还能抵达大名鼎鼎的广州渔人码头。
路皓优质答主1、天河涌:
天河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东南部,东起马蹄岗,西南至猎德涌。涌宽50至70米,由西南至东北成带状水体。
天河涌,它也是属于猎德涌的支涌,不过因为修建地铁3号线而加宽,是人工渠道,渠道上分别有花城大道、黄埔大道以及五环路的桥梁,每到下大雨的时候,如果花城大道路面积水过多的时候,路面积水会通过天河涌的渠道进行排泄,在渠道的周围有绿道以及绿化带,休闲环境还是不错的,并且渠道的上段花城大道路段,有一小段渠道的岸边未进行硬底化,形成小洼地,作为雨水的滞留区。
2、大塘涌:
大塘涌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附近,是珠江后航道沿岸的支涌。它发源于南边的玉宇街,源头为玉宇池塘。玉宇池塘是属于大塘涌的源头活水。玉宇池塘旁边的小溪,在经过大塘镇后,称为大塘涌,汇入珠江。在历史上,玉宇池塘以及流经大塘村的溪渠都是属于大塘涌的河道。
大塘涌发源于南边的玉宇街,并且源头为玉宇池塘,玉宇池塘在历史上属于大塘涌支汊,为大塘涌的源头水。大塘涌流经大塘村后,在现在的同福中路的中部汇入珠江。
3、东濠涌:
东濠涌是广州著名的城市河涌,发源于越秀区麓湖,自北向东南流至东华西路,东濠涌在东华西路流经东濠涌隧道后,在北京路的人民高架桥的东侧注入海珠涌(海珠涌汇入珠江前叫六二三路涌),是海珠涌的支涌。它的上游,就是广州著名的人工湖--麓湖。
在历史上,东濠涌是广州著名的泄洪和运输渠道。东濠涌长约2.57km,宽5.6~14m,汇水面67.5h㎡,流域面积1.64km²,水深0.6~3m。东濠涌源于广园路下象岗麓湖公园,湖面宽阔,湖水容量大,湖水水质清,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湖水经过东濠涌排入珠江。东濠涌是市民通往麓湖风景区的主要水路和陆路交通渠道。
东濠涌的上游,就是广州著名的风景湖--麓湖。东濠涌位于广州老城的东部,是贯穿越秀区的泄洪和运输渠道,在古代它的运输的主要货物是大量的陶器,而作为泄洪河涌,东濠更是担负着老城的泄洪责任。在1958年前,东濠涌的泄洪量,占当时整个老城区排水量的70%以上。东濠涌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上游的麓湖水面14公顷,湖容量达23万立方米,下流为海珠涌,注入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