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恐龙博物馆吗?
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化石遗址,包括近20个白垩纪晚期蜥脚类恐龙足迹(一说是蜀龙,另一说不是)、16具恐龙骨骼及大量蛋化石和幼体恐龙化石。这些发现表明成都平原在白垩纪晚期是一个大型的恐龙栖息地,有可能还是一个恐龙集中产地。 中新网成都9月7日电 (王鹏)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地质学教授肖文交等人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黑龙潭社区的一栋居民楼内“挖”到一大批约300万块化石,其种类除恐龙外,还有鱼类等水生动物。 据肖文交介绍,他们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这批化石的。 “我们是在勘察地下管道的时候发现这些化石的。由于该处靠近河流,我们就猜测可能有古生物化石,果然在挖掘管道时发现了鱼类的牙齿和鳞片。”肖文交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就在想,这些鱼肯定是小鱼,因为如果是大鱼的话,早就被其他动物吃掉了。 在继续向下施工后,确实发现了较小的鱼骨,但让他们颇感意外的是,在此之后并未发现更多的鱼骨,反而出现大量的恐龙骨骼。
这些被发现的恐龙骨骼几乎涵盖了目前已知的所有恐龙类群,有的像巨型鳄鱼,有的则像巨型的鸡。不过,让科学家感到兴奋的不是这些种类的恐龙,而是他们发现了一种之前未曾记载的恐龙的新属新种,并被命名为中国四川棘胸龙。 除了恐龙以外,研究人员还在现场找到大量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化石。对于这一奇特的化石集群出现的地点,科学家们推测可能是湖泊或池塘的边缘。
艾霖优质答主成都有一处世界著名的恐龙遗迹,即大石板恐龙足迹点,位于成都大邑县西郊雾山乡大石板村。这里原来有一块巨大的石板,长约40多米、宽15米、厚2米左右。在石板上保存着1000多个大小不等的类似脚印的痕迹,这些痕迹是距今1.2亿多年各种恐龙在泥地上漫步时留下的,它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恐龙当年的生活情景。
这里于197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大石板恐龙足迹化石",成为世界稀有的恐龙遗迹。1982年,又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专门在脚印点上修建了保护亭,在大石板上建了3米高的水泥台,用玻璃钢加以全面保护。同时在附近新建了恐龙博物馆,博物馆内收集和展示了大量的恐龙化石,有高14.1米、长28.5米的巨型峨嵋龙化石;体长达30米的巨型马门溪龙;凶猛暴烈的永胜龙等等。同时还有反映2.15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3个不同时期恐龙生活场景的大型生态浮雕和立体模型,使人一进入馆内,便如同进入"恐龙王国"。
1995年,大石板恐龙博物馆经过改建和扩建后正式对外开放。改建后的博物馆占地25亩,有古生物园、化石埋藏厅、化石馆和恐龙生态模型馆等。化石埋藏厅长40.5米、宽35米,呈椭圆形,四面环水,通过4米宽的浮桥才能进入埋藏厅。全馆共有1297个恐龙脚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被国务院定为4AA级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