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完长城需要多长时间?
“长城”这个词其实包含了三个概念,分别是“万里长城”、“秦汉长城”和“明长城” 其中又数“万里长城”最为大众所知,不过大多数人都没听过“汉代长城”和“明代长城”。而“万里长城”又是“秦汉长城”和“明长城”的统称。 要介绍长城需要先讲“华夏族”这个概念。因为从华夏族开始,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统一国家的统治民族(简称汉人)都是以长城为界与北方游牧民族分庭抗礼的。
公元前205年,西汉建立后第二年,刘邦亲自率兵攻打匈奴,结果在白登被围了七天后被冒顿单于放了回去;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军事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匈奴,汉武帝决定反击,先后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经过几次大战,汉朝打败了匈奴,打通了西域的通道,将“丝绸之路”打通并维护了多年。但是匈奴并未消亡,而是西迁到了欧洲,建立了“匈奴帝国”。同时,原居东北地区的高句丽部落逐渐南迁到了辽东半岛,建立了高句丽王朝。
为了防御这两个游牧民族,建朝不到四十年的汉武帝决定在蒙古高原修筑大型城墙—塞北长城。由于选址位于阴山山脉,故也称“朔方城”。 这条长城一直延伸到玉门关附近,是现今万里长城的最古的一部分。 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东汉初期,南匈奴投降了东汉,并定居于河套地区。但北匈奴的势力反而比南匈奴强盛,并且经常攻入东汉的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等地,抢掠人口财物。 公元148年前,东汉派将军耿秉等人率领八千骑兵攻击北匈奴。这一战打得相当漂亮,耿秉等人一路追击北匈奴直到天山脚下。此战之后,北匈奴再没有实力进犯中原。 但鲜卑人崛起后,北匈奴再次成为了威胁。最初,鲜卑人只是北匈奴的外藩属国。但北匈奴却没有处理好和鲜卑人的关系,导致鲜卑人起兵造反。公元176年,鲜卑人大败北匈奴,斩杀北匈奴单于。随后南匈奴也趁势攻击北匈奴,斩杀北匈奴左贤王。
至此,北匈奴衰落了,草原上鲜卑人崛起。 而中原汉地则是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荡时期。到了隋朝才重新一统。但就在这短短的几百年中,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铁骑却几乎踏遍了整个华北平原! 为了防范这些游牧民族的侵扰,北齐和高欢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重修长城。
唐朝初年,由于突厥的威胁主要来自东方和西方,因此唐朝并没有重修前朝的旧长城。到玄宗时代,突厥衰落,回纥取代突厥成为唐之劲敌。于是,唐玄宗命奚族人出兵攻击东北方的靺鞨族,命令突厥人攻击西北方的回纥。同时,在北部边境地区,唐玄宗令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驻守,防备契丹和奚族的入侵。这张守珪很有能耐,他不但击退了契丹和奚的军队,而且两次生擒奚王。
由于有张守珪镇边,唐军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大多取得了胜利。使得边境地区的汉族居民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所以虽然唐朝时期的万里长城规模远不及汉长城和大宋长城,但在历史上的贡献却不亚于其他两个朝代。 不过,唐朝的“长城”不是单一的土石结构,而是结合了水攻火攻等多种战术。尤其是在新疆吐鲁番一带,利用天山雪水灌溉农田,从而阻断游牧部落的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