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哪有大棚歌舞?

充若云充若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棚歌舞是灞桥区灞桥街办水安寨的汉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在灞桥一带颇富盛名,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代表性,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汉族民俗文艺活动形式,极具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2008年12月,灞桥区水安寨大棚歌舞被列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6月,大棚歌舞被列为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传这种艺术形式是清末由山东逃荒要饭的汉族艺人传来的,经过多年的演变,吸收了西安、咸阳一带各种曲艺的精华,并逐步形成了以唱为主,说唱结合、说学逗唱相间、雅俗共赏的自乐形式。

“大棚”为大棚歌舞活动场所的专用名称,是用水安村特有的红白土混合后,加上牛马驴骨泡软后捣碎的骨头渣以及麦秸等掺和在一起,经过特殊工艺制作的“胶泥”,用这种“胶泥”做成的“大棚”坚不可摧,百年不坏。

“大棚”的建筑风格有大有小。最大的大棚,内空长6.6米,宽5米,高4米,由12块预制板组合而成。“大棚”顶部中央有个天窗,棚南有门,棚壁四周有大小透气孔,棚内有2平方米的木质或石质的演唱舞台,棚中央悬挂一顶红缨宝盖“天宫”(以竹竿或木棍扎成的“宫”形,四周和顶上缀有红纸花并悬挂有金光闪闪的铜镜)。

舞台两方各悬挂着“天官赐福”“国泰民安”字样的红布楹联。整个大棚内外,墙壁上用白灰粉饰,绘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美好心愿的图画和戏曲脸谱,显得庄重古朴、五彩缤纷。

“歌舞”是大棚歌舞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歌舞”由唱、念、说、打(武术)等综合艺术门类构成,唱腔内容包括吹腔、眉户和秦腔等剧种,曲目有传统的段子,也自编唱词。表演形式是由5至6位演员(全为男性)在舞台上根据剧情边唱边演,旁白者在棚中帮腔和伴唱,唱到紧张、愉快的节目时,棚外的社火、秧歌、舞狮、舞龙、旱船及各种戏剧脸谱的“打场人”涌入棚内,欢庆歌舞团热闹非凡。

在唱到悲伤、沉闷的节目时,棚内只留下表演者及帮唱者,棚外演员静静地等待。有时在唱到某一节目需要表演武术时,棚外的“打场人”蜂拥而上,将棚内的观众全部赶出棚外,在空旷的棚中表演各类拳术、刀枪剑戟等器械和硬气功等武术套路。整个“大棚”歌舞表演由唱、念、说、打4个部分组成,4个部分互相连接,穿插进行,时断时续,连演四五天甚至七天八夜。

在“大棚”歌舞活动期间,水安村的男女老幼倾家而出,特别是对“唱棚”特别感兴趣。

“唱棚”一般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至正月初五结束,历时十天。在这10天中,水安村的汉族群众都要到“大棚”中去看“唱棚”,有时还去周边的农村“唱棚”并开展交流,互访,其盛况如村中办了红白喜事一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棚”歌舞活动开展得十分频繁,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水安村仍有“大棚”歌舞活动,但规模及活动时间有所缩水。近20年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改变,这种艺术形式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仅存的几位演员年龄已过花甲,新艺人尚未“接班”,“大棚”歌舞活动开展不正常,保护开发工作刻不容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