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与长安的区别?
西安与长安不是一个地方,是两个不同的城市。
西安是现在的大城市,属于关中平原,现在是陕西省省会,是国务院批复的中国13个重点建设的全国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后的第四个全国重点建设的区域中心,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名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拥有皇帝最多的城市,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十三朝古都” 。
长安是古代大都会,属于平原与山区交融处,从秦朝到隋朝都定都于长安。长安是陕西西安的古称。在周朝时称丰镐(今沣河两岸),简称镐京;在秦朝时称咸阳;在西汉、隋、唐时称长安(在西汉时又曾短暂名为“常安”、“渭南”)。西安是以长安城为核心的关中平原的中心,西安城实际上是在长安城的外围逐渐发展起来,而长安城从隋唐以后逐渐废弃。唐朝时人们所说的长安指的是隋唐的长安城(即唐长安城),范围在今西安市城南,面积83 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一座大都会。长安城在唐末遭到严重破坏,五代以后,城址被逐步废弃,城内平民、驻军在城的东北隅筑新城而居,称中和堡。北宋时改称长安堡。南宋时,宋金对峙,这里成为前沿地区,金人将长安堡南、唐皇城的前部分改筑为新城,在新城中北部重建了皇城、筑东北隅建新城。新城就是指宋末新城,新城是明代西安府与京兆县的所在地,新城是今西安市城区的旧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