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杜陵是谁的墓?

昌芸倩昌芸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杜陵是中国汉朝宣帝刘询的陵墓,因位于西安市南郊少陵原(古亦称杜陵原)上,故名为“西安南郊杜陵”,亦称“南山杜陵”。与宣帝合葬的皇后是立下“霍光之功”的霍成君(霍光之女)。

在西汉陵墓制度上,杜陵首次改变了“因河为壑”的修建形式,开凿人工的陪葬墓“御马苑池”。在帝陵的墓冢上,还首创树植桐柏,以表达“寿比南山”和“国柞永绵”的吉祥意愿(所以杜陵又被称为“柏家村”和“柏家寨”)。陵园周围有石筑园墙,西、北两面有园门,园内分布有寝园、便殿、钟虡、园寺吏舍等陪葬建筑。

据《汉书·宣帝纪》记载,杜陵工程始于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历时半个世纪,终成宏业。陵园的布局,是按西汉帝陵“座西朝东”的通例设置,整个陵园坐西向东,陵冢高大,底坐宏伟,周绕垣墙,建置园寝,置陵邑,设陵署。据唐、宋人记载,当时陵园陵冢上立有铜钱高十多丈,后来“唐高宗令耕垦其上(即陵冢)”。大约在北宋末年陵园地面建筑逐渐废毁,陵园内仅存陵冢和石园门。

清代雍正年间,在陵园位置上建起了关帝庙,庙里有一碑,记载着当时的陵园遗址范围。到2007年仍有保存。陵园附近还有杜君(宣帝曾孙子宇)、张安世、史丹、张猛、萧望之等的陪葬墓。

杜陵陪葬墓以霍光墓保存最为完好,位于陵园东北约2公里处,1981年曾对该墓进行了科学发掘。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陕西省规模最大、文物出土最多的一次考古工作,被评为建国三十周年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