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豆腐巷在哪?

文毓全文毓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豆腐巷位于西大街与鼓楼相交处北侧,是西安众多背街小巷之一。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唐长安城宣平坊内有制作大豆乳浆的场所,“治豆所”。

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宋朝都城由长安东迁汴梁,在宋“市井”中已经有“丝索豆腐”(丝索豆腐是宋时豆腐制作的一种)出卖了。

元朝定都北京后,许多回民南下迁入长安,宣平坊旧址上已形成了一条回民聚居的街巷,并以此处有“治豆所”和宋时“丝索豆腐”为本,开设“豆腐坊”,制作豆腐,以回民的清真风俗,用本民族语言称其为“杜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杜酥巷,即豆腐巷。明朝时这里曾是演神戏之处,巷内西北角有一火神庙,庙内有一砖砌戏台。

清初,在这里居住的汉民渐多,仍以制作和贩卖豆腐为生,“杜酥”被汉语称为“豆腐”,“杜酥巷”也被叫作“豆腐巷”沿用至今。

豆腐巷系西安市回民一条巷,以制作清真风味小吃,清真菜肴闻名。小吃品种繁多,有牛羊肉泡馍、牛羊肉串、回回米酒、酸汤水饺、牛羊肉合烙馍、麻花、炸糕、油香、黄桂柿子饼、烤羊肉夹饦饦馍、腊牛肉夹饦饦馍、牛羊肉黄牙汤、面食,热米线、鸡杂面等。

豆腐巷内有制作和经营牛羊肉泡馍的餐馆20余家,是古城久负盛名的老字号。经营有“老米家”、“老刘家”、“老吴家”、小苏”“樊记”、“鸿记”、“同喜楼”、 “樊记”、 “三爻”、“八仙”、“七贤”、 “杜家”等,大多为百年老店、名店,各有特色,驰名中外。

1998年,西安市对豆腐巷路进行拓宽改造,由原长300多米,宽两米多,扩宽至6米多。在改造中,将回民群众制作经营牛羊肉泡馍、回民小吃的“店棚”全部拆除,建成沿街门面房,为经营清真餐饮提供了优越条件。

如今,豆腐巷路面平整,花砖铺设,青板石镶边,新式门店排列有序,门楼古朴风格突出,各种霓虹灯交相辉映,给古城增添了一道特色文化风景线。

豆腐巷不仅是经营牛羊肉泡馍、清真菜肴、清真小吃的美食一条巷,而且还有多种回民日用品和回民饰品,手工业品出售,如皮货销售非常集中,而且品种齐全,有羊羔绒大衣、坎肩、马甲、大衣,还有牛、羊、驼等各式皮手套、皮包、皮夹、皮帽、皮围脖、皮腰带、皮坎肩、皮马甲、皮大衣等皮制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