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纳的地铁?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先摆出答案:没有人能够完全预测地铁的客流,更不可能准确计算出建地铁的成本与收益。 很多答主都给出了公式或者模型来预估地铁的客流,这些都是基于某个假设或者某种条件下的推导,是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作为决策参考则显得乏力。 原因也并不复杂,这些模型都是线性或者非线性的,只要参数取值合理(当然这个“合理”是相对而言)那么结果自然也是合理的。但实际的情况要远比这复杂的多,参数的估测本身就存在一定误差,而不同的初始参数取值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再加上地铁这种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所具有的外溢效应和乘数效应,使得其效益评估变得非常困难。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对于某条拟建地铁线路的调查问卷,如果大部分人群选择公交(或者自驾、步行等)作为出行方式的首选,而选择乘坐地铁的比例不高,那么很可能会得出一条结论——此线路建设没必要。但实际上,随着地铁的建成,很多人会选择改变原先的出行习惯,改为乘坐地铁,从而减少交通的压力。这时这条地铁线路反而会成为城市交通的救命稻草。
所以,无论是采用什么方法,得出的结果必然是近似的结果,而这种近似肯定不是完美接近真实的数值。在决策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权衡各种因素,综合判断,而非完全依赖于数据的精确性。 最后多说一句,实际上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地铁客流的方法只有实践,即修建一条或几条地铁线路,然后观察其客流数据,以此作为修正和优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