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在几台?

满骐赫满骐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气象台、电视台都工作过的,简单聊聊。 现在的电视播出程序是这样的:首先各电视台的气象节目都是买中央台的《天天天气》,由央视发一个带子,里面是各地的天气情况,再配上解说词,制作成播送文件(就是像VCD一样刻盘的文件).各地根据需要选择购买。比如说江苏台今天只买了一天,明天就没信号了,就要重新买;而北京台每天都买,因为北京的天气情况要反映全国的大趋势,比较有代表性。当然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极端天气,还要加购特发文件,比如以前出现过长江流域的暴雨和冰雪天气,南京就加买了特发。不过这种突发状况很少。

其次,气象台自己也有发布系统的,一般是供政府决策参考或者特别重大的天气变化预警用。这个系统里的数据是由国家指定的机构收集并传输到各省的,各地根据自身的需求从中提取数据并配音解说。这个系统有电脑和网络版,也有的省有自己的软件,但是功能差不多。比如说江苏省气象局有个“晴雨表”软件,可以通过鼠标点击的方式直接生成当天的解说词,并且配合着画面上的天气形势图进行讲解,很方便。

另外,很多省级电视台会自己组建预报部门,采购卫星云图等数据,制作10天左右的中长期天气预报,但一般不对外播报,仅供内部参考。一些市级频道的天气预报则多是转载其他省市的节目,只有天气图形和基本解说是自己的。 说到这大家应该知道《天天天气》里那些“XX天气实况”“XX天气预测”之类的字幕是谁做的吧!这就是给气象台和电视台提供数据的公司做的,这些公司一般都是各地气象信息网下的站点或公司,由他们提供数据,电视台或气象台负责解说。

欧桓言欧桓言优质答主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目前我们获取预报,都是电子渠道,那么这些电子渠道都会使用流量,所以我们把电子渠道的多少,称为几台。

第一台天气:就是最原始的12121气象声讯电话,这个在我们90后童年基本上全面普及,打个电话1毛线,听下天气要1块。

第二台天气:是传统的气象部门官微,气象部门在08年开始全面电子化改革,09年推出全国统一的中国气象局官网,随后各省市县级气象局都配套推出了自己气象局官网,和气象微博。这个渠道一般是固定每天推送明天的天气。

第三台天气:是09年后各种网站平台的兴起,各种互联网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天气板块。比如2009年的新浪天气,以及2010年的360天气,2011年的百度天气。都是以产品为核心进行推送,而且全面24小时,7天播报。而且比气象部门的官网,微博更加好看,推送的更加丰富。比如气象局官网,微博可能只显示文字“明天晴天”,而这些网站会提供动态云图、24小时逐时预报、未来7天逐天预报等详细信息,所以逐步取代了气象部门的官网和微博变成了天气查询的最主要渠道。

第四台天气:是12年后互联网APP的崛起,各种APP,如QQ、微信、以及各种头条资讯APP,如网易、头条、腾讯、搜狐等,还有各种手机厂商,如华为、小米、魅族,还有各种地图软件,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天气板块,我们日常使用中都以图标或者默认启动的形式。比如小米手机,它就默认接入了彩云天气,在使用小米手机的时候,天气直接可以显示在桌面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