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陆军在哪里?
现在的广州陆军,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总部和机关驻在广州。主要执行军区级战略战役任务,领导管理全军13个集团军。 部队由野战军、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以及驻香港、澳门部队构成。其中,第42集团军隶属南京军区指挥;其他9个集团军归属广州军区指挥(即第40、41、148、55、65、66、75、136、162集团军),这些集团军的部队主要驻扎在南方省份。
1966年成立的南京军区,最初管辖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范围内的军队,后来随着军事战略的变化而变化。1985年开始,对解放军的军级单位进行整编,部分军区被撤销或被合并,原来隶属各个军区的部队划归新成立的军区直接指挥。
这样,以南京军区为例,其在1996年的兵力大约为30万人,比1985年的54.5万人减少了40%。 到21世纪初,为了应对来自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威胁,南京军区重新加强。2003年开始,陆续组建并完善了多个合成集团军,作为战略预备队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力量。这直接导致了现在广州陆军的人数大增,装备精良,是东部战区的精锐之师。
不过,虽然南京军区负责着中国东部的战备训练和执行任务,但是它的实际管控范围并不包括台湾地区。对于台湾问题,中央另有安排。
别坤优质答主广州陆军原名“广州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于1924年,是1924年至1927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由孙中山在广州建立的一支新型军队,下辖许许多多的部队。广州陆军学校,是培育广州陆军各级将校军官的军事院校。孙中山亲手创办的广州陆军学校,当时与黄埔军校齐名,只是因历史原因,黄埔军校名声显赫,广州陆军及其军校鲜为世人知晓,已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
一、与“黄埔”黄埔军校同时培训将官
黄埔军校成立一年多以后,广州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大沙头成立陆军学校,该校由李章达担任校长,张太雷、蔡希陶任教务长、党代表。在课程上,除军事主课外,还开设政治、文化、社会科学研究等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课堂讲授与阅兵演说、社会调查相结合等。
广州陆军学校于1926年停办。该校毕业生都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中级干部,后来担任将官的有71人。与黄埔军校同期培训将官相比,黄埔军校从1924年到1926年共出将官392人,两者相加为463人,占从1924年至1949年广州籍将军的44.5%。可见,在1924年大革命初期,广州培养军事人才非常突出。
广州陆军学校为国民革命军输送了一批重要军事将校。
二、培养国民革命军各级将校军官
在广州陆军学校停办后,许崇智继任军事委员会主任,广州革命军事委员会改名“广州卫戍司令部”,广州陆军学校改名为“广州卫戍司令部陆军讲武堂”。讲武堂从1926年开始招生,学制两年。校长先后由许崇智、李济深、邓泰中担任。到1928年讲武堂三、四期同学毕业,讲武堂也停办了。
三、与黄埔军校一起北伐
广州大沙头陆军学校和讲武堂两毕业班(广州陆军学校四期同北伐毕业班和陆军讲武堂毕业生)合称为“广州北伐同学会”,简称“广北会”。
他们中的大部份人参加了著名的北伐战争,不少人成为北伐军的高级将领,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的40位广州籍将军中,由广州陆校出来的就有36人,他们中不乏有李汉魂、黄琪翔、周士第、李明瑞、蒋光鼐、蔡廷锴等将军,有中共将领周逸群、赵自选等,这充分说明,在北伐战争中,广州陆军的北伐同学会人才辈出,为北伐战争立下了卓著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