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且不保证正确性 1.崆峒山 有“西来第一胜”、“西镇奇观”之称,距平凉市32公里。有太乙、玄都等十二峰,中台日为“日祠”或“朝日”圣地;东为“月祠”和“望月”之处(据说农历十五时能在中台看到日光从东海直射而下)南有“仙桥”、“仙舟”,传说是仙人李冯归隐之地。北有“真武”、“天石”、“玉柱”。山上还有古洞、奇树和碑碣石刻多件。山中道教宫观,以崆峒山道院为主。该道院内设“中国道教学院”分院,供学员实习和学习之用。
2.莲花寺(崆峒区) 位于崆峒山东麓,因寺院周围莲池遍布而得名。据《平凉县志》载,隋开皇十六年(596),僧人慈静建草房五间,唐贞观年间重修。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扩建,明初毁于战火,明成化九年(1473)重建大殿三楹及东西廊房三十余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又增修厢房、钟楼、鼓楼各五间。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和大佛殿等。其中大佛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九脊歇山顶,砖木结构,前出廊厦,内分前、后两殿。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卷棚顶,前架廊与山门连为一体。山门外左侧为僧房,右侧为戏楼已废。现寺庙尚存清代碑刻数通可考。
3.大云寺 位于平凉城区东北隅的柳湖之畔,坐北朝南,占地18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创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二年(441),原称“玄鹤寺”。因其地处城东官道旁,常遭兵火,至正德十年(1515)迁移今址。明嘉靖二十年(1541)迁建于现址并改名“大云寺”(一说在清乾隆二十四年即1759年易名,以纪念唐代高僧悟真)。 该寺坐北向南,由山门、钟鼓楼、过厅、中轴线上的五座殿堂及其两侧的配殿等组成一个长方形院落。山门内东侧有一株银杏,相传为明代所植,高约20米,胸径1.8米,枝叶茂密,浓荫蔽地。过厅系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左右配耳房各三间,前后出廊,与两侧庑连接在一起。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雄宝殿、观音殿和后土殿;其两侧各有配殿、僧舍、厢房若干。现仅存殿宇七座。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厦,四周回廊,梁架均为穿斗式,是甘肃省境内现存年代较早的古建筑之一。观音殿为单檐硬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内供木雕千手观音一尊,造型优美,雕工精细。
4.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位于崆峒山东麓,始建于后秦弘始年间(409~416),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比甘肃敦煌莫高窟还早二百余年。 南石窟寺规模不大,但布局紧凑合理。整个寺院南北长不过一百米,东西宽八十多米。它虽然不像敦煌莫高窟那样有着数以万计的彩塑造像,但也拥有精美的壁画,特别是其中的《法华经变图》更是敦煌壁画中的稀世珍品。此外南石窟寺还是一座研究石窟艺术的宝库,因为它保存了许多珍贵的题记和造像刻石,为研究当地的佛教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众多的石窟寺庙之中,除敦煌之外,大多数是在偏僻的深山中开辟出来的。它们大多被群山环绕,远离闹市喧嚣的尘世,显得格外幽静雅致。而南石窟寺却偏偏处在一个闹市中,这倒是十分少见的,这也难怪一些游人会问这里怎么会有石窟呢?其实这个石窟原来并不是建在市区里的。 据《平凉县志》记载: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由于连年战火,南石窟寺遭到严重破坏,遂将佛像移置城中关帝庙中奉养,石窟也被人遗忘。到北宋元丰六年(1083)才又在原地修复了寺庙,并把佛像重新请回。从此以后,南石窟寺便成了香火鼎盛的名刹大寺,每日香客不绝。到了明代,这里更加繁荣昌盛,以至出现了所谓的“前寺”“后寺”之分,人们习惯把原先的寺庙叫作“老寺”,新的寺庙则被称为“新寺”。 今天的南石窟寺虽已不复当年的盛景,但在残破不堪的土崖上,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重要的文物,如著名的《法华经变图》便是其中之一。南石窟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之一,也是我国早期佛教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才能,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5.龙泉寺 (崆峒区) 原名东峪寺,又名白云寺,俗称城隍庙。位于平凉市区东郊8公里的龙泉山西麓。传说此寺创建于汉代,唐代兴盛一时。宋代以后,屡经兴衰。明洪武二年(1369)、十五年(1382)、成化十一年(1475)曾三次大规模修葺扩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进行大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遗物。 该寺坐北向南,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及钟、鼓楼和东西厢房等,占地面积八万多平方米。现在只存山门、山门内左右廊房、天王殿、大雄宝殿及其左右的碑亭、东西厢房、斋堂和僧舍等设施。大雄宝殿及山门为歇山顶式建筑。其余为硬山筒瓦屋面。整体建筑布局严谨有序。大雄宝殿为寺内的主要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四铺作,梁架为抬樑式构架。殿内明间设佛台,上供释迦摩尼铜像。东西壁绘有十八罗汉像。东西山墙各嵌有一块石碑。殿前左右各设石狮一对。大雄宝殿后为祖师殿,亦称观音阁,面宽三间,进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