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路属于哪个区?
成华区,老成华区(1956年建区),新成华区(2010年撤市设区)。 建交路,建设路和交大路交汇处。 建设巷,建设路与一环路交汇的巷子。 虽然“建设”两字是平声,但读起来明显是一组阴平声调,所以“建设”两字用作地名时,应读作zhào jiàn。(注意:这里的读音与“建造”的读音相同) “蜀都”一词在古汉语中是一个词,意思是“大都市”、“都城”;在现代四川话里也是一个词语,指称“成都平原一带的地方”。“蜀都”不能单独用来称呼成都市,而只有在“成都”前面加个“蜀”字,作为一个词语来使用时,才表示“成都”的意思——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成都”(chéng dù)或“蜀省都”(shǔ shèng dū)。
《蜀都赋》:“蜀都之人,戴朝天之冠,履高踵之靴。” 这篇《蜀都赋》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首辞赋,其中第三段对成都的风俗民情、山川风貌有详细的描写。文中“蜀都之人,戴朝天之冠……履高踵之靴”一句中的“戴”“履”二字分别用得十分妥当,“天”和“高”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建设路是成都市成华区一条城市主干道,亦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主要生活性道路和成华区政府与四川大学所在地。全长约5.5公里,道路宽30-50米。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东北部,东起八里庄一环路东五段横穿二环路和成渝铁路,西至一环路东三段(与驷马桥相接),与同属成华区的一环路东三段、府青路、二仙桥南路、二环路北一段、二环路东一段相接(交汇处设有五处立交桥或下穿隧道),与青羊区十二桥路、成华区保和路、成都高新区九里堤南路、金牛区人民北路北延线/蓉北商贸大道、荷花池综合批发市场、北站西一路、北站西二路、北站西三路、北站西四路/星河路、北站西五路、北站西六路、北站西七路相交。沿线设有成都北站北广场、成都东客站北广场、成都东客站公交枢纽站(地铁公交车零距离换乘)。由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布局的原因,沿线公交线路密集,站点众多,形成了以该道路主线和人民北路北延线/蓉北商贸大道为基轴的成都市重要的公共交通走廊。
规划范围
北片区——以一环路东三段为界,北至二环路北二段,西至建设北路三段,东至二环路东二段;包含“1轴、1心、2园”。
其中“1轴”指以建设路为城市核心发展轴;“1心”指以339为地标的核心商业休闲中心;“2园”指万科城市花园和东立国际花园2个城市花园。
南片区——以一环路东三段为界,北至一环路东段,西至建设南路,东至二环路东二段;包含“1轴、2心、1园、1街”。
其中“1轴”指以人民北路北延线(蓉北商贸大道)北段为城市核心发展轴;“2心”指以荷花池综合批发市场和成都北站(北广场)为核心的枢纽商贸中心;“1园”指万年场综合商贸物流园区;“1街”指二环路东一段(八里庄片区)特色餐饮休闲体验美食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