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历史有多少年?

安浩溢安浩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石器时代晚期,古蜀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定都宝墩(今都江堰市灌口乡)。这一时期在成都一带进行了大规模开垦,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兴建,良田广种,粟麦丰登;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饲养了牛、马、山羊等家畜。手工业方面有陶器制作和青铜冶炼业。

公元前630年左右,古蜀王国的第五位国王迁都郫邑(今郫县南),建城池,周长约2.5公里,奠定了今成都市的形制。此后,蜀王又先后迁都至新都、温江等地。 战国时期,成都地区属于秦蜀郡的辖区。秦灭蜀后,设益州刺史部,驻所在蜀郡雒县(今四川广汉北)。西汉高祖八年(前199年)置益州部,治所在成都。东汉时,益州属荆州管辖。曹魏黄初三年(222年),分荆、扬二州部分地域置益州,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西晋时,复置益州,治所在成都。

成汉王朝(304~347年)建立时以成都为中心,疆域包括今四川东部、重庆西部和贵州北部,是汉民族在西南地区建立的政权。 东晋咸康二年(336年),成汉皇帝李雄称帝,国号大成,定都成都。次年,李雄病死,子李班继位。东晋永和五年(349年),李班为兄李寿所杀。李寿篡位称帝,国号汉,改元汉兴。

南北朝时,成都属南朝梁所置益州府管下。北魏时属成都府。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将益州府治所由成都城北之龙骧府迁至城东之临秀街(故址在今成都市区东部),辖境相当今四川成都与眉山两市地。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隋朝于益州置总管府,统管西南诸州事务,治所在今成都市西北。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始在这里设置锦官,专供皇家织绣。因“锦”字带有封建帝王专用色彩,遂改名为“成都”,沿用至今。五代十国时,成都地区属于前后蜀管辖。后蜀主孟昶于广政十六年(953年)在此修建宫苑,取名为“芙蓉园”。 北宋时属川峡四路中的益州路。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金兵攻破川陕抗金前线,宋军退守四川盆地,成都成为宋金拉锯战的战场。这时期出现了张师古等人主编的《大明一统志》记述的“成都旧城”和“成都新府”。所谓“旧城”,即指古代成都城;而“新府”则指宋代成都府。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成都市北郊十里的清江渠畔建新城,称“成都府城”。

胡加容胡加容优质答主

成都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自古就是“天府之国”、“休闲之都”,享有“中国最佳商务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美誉。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是全国十大古都和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超过4500年城市文明史和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

其中,“4500年城市文明史”以宝墩文化遗址为证;建城史则一般以公元前311年张仪筑成都城为据。作为两汉时期全国五大都会、发达的商业使成都自古有“南有苏杭、北有胶岱、中有成都”的美誉,先后有五代政权在此建都。中国历史上“扬一益二”的说法从唐朝延续到两宋时期,表明当时成都(古称益州、成都府)在全国经济文化方面的地位。2012年9月,国际展览局正式批准中国2024年在蓉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2017年是成都城市品牌建设的关键之年:8月,成都国际友好城市增至36个,外国领事机构增至17家,居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成都先后于9月和12月荣膺国际花园城市金奖、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举办全球5G峰会。2018年5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17年全国“5G城市创新发展潜力”排行榜,成都名列“5G城市创新发展潜力第一梯队”全国第二,同时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中,位列全国第四(副省级城市第一)。成都正处在大力推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