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历史有多少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古蜀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定都宝墩(今都江堰市灌口乡)。这一时期在成都一带进行了大规模开垦,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兴建,良田广种,粟麦丰登;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饲养了牛、马、山羊等家畜。手工业方面有陶器制作和青铜冶炼业。
公元前630年左右,古蜀王国的第五位国王迁都郫邑(今郫县南),建城池,周长约2.5公里,奠定了今成都市的形制。此后,蜀王又先后迁都至新都、温江等地。 战国时期,成都地区属于秦蜀郡的辖区。秦灭蜀后,设益州刺史部,驻所在蜀郡雒县(今四川广汉北)。西汉高祖八年(前199年)置益州部,治所在成都。东汉时,益州属荆州管辖。曹魏黄初三年(222年),分荆、扬二州部分地域置益州,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西晋时,复置益州,治所在成都。
成汉王朝(304~347年)建立时以成都为中心,疆域包括今四川东部、重庆西部和贵州北部,是汉民族在西南地区建立的政权。 东晋咸康二年(336年),成汉皇帝李雄称帝,国号大成,定都成都。次年,李雄病死,子李班继位。东晋永和五年(349年),李班为兄李寿所杀。李寿篡位称帝,国号汉,改元汉兴。
南北朝时,成都属南朝梁所置益州府管下。北魏时属成都府。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将益州府治所由成都城北之龙骧府迁至城东之临秀街(故址在今成都市区东部),辖境相当今四川成都与眉山两市地。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隋朝于益州置总管府,统管西南诸州事务,治所在今成都市西北。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始在这里设置锦官,专供皇家织绣。因“锦”字带有封建帝王专用色彩,遂改名为“成都”,沿用至今。五代十国时,成都地区属于前后蜀管辖。后蜀主孟昶于广政十六年(953年)在此修建宫苑,取名为“芙蓉园”。 北宋时属川峡四路中的益州路。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金兵攻破川陕抗金前线,宋军退守四川盆地,成都成为宋金拉锯战的战场。这时期出现了张师古等人主编的《大明一统志》记述的“成都旧城”和“成都新府”。所谓“旧城”,即指古代成都城;而“新府”则指宋代成都府。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成都市北郊十里的清江渠畔建新城,称“成都府城”。